在全球朝向電動化交通轉型的過程中,電動機車雖被視為減碳解方,卻面臨著續航不足、充電時間長與換電成本高昂等難題。消費者對「里程焦慮」的顧慮,使得電動機車市場的成長開始放緩,廠商間也亟需尋找兼具效能與便利的新方向。
台灣機車龍頭 三陽工業(SYM),選擇在 2023 年的 米蘭國際車展(EICMA) 上,交出一份不同凡響的答卷——PE3 油電增程概念速克達。
這款融合「油車續航」與「電車駕馭質感」的創新之作,不僅代表三陽在新能源領域的突破,更象徵台灣機車產業邁向油電混合新時代的開端。
從米蘭出發:SYM 展現油電混合戰略布局
每年的 米蘭車展 是全球兩輪車產業的技術盛會,也是各品牌展示創新成果的重要舞台。2023 年車展的主軸圍繞「電動化、智能化與永續發展」,各大車廠紛紛揭示電動與混合動力技術的未來藍圖。
在眾多參展品牌中,三陽以「Smart Mobility, Smart Future」為主題登場,展出包括 DRGBT 概念車、ADXTG 400 冒險概念車,以及焦點所在的 PE3 油電混合速克達。
三陽董事長 吳清源 在開場中指出:「1 + 1 大於 2」是三陽油電科技的核心理念——結合電動車的平順與環保,與油車的耐用與便利,創造超越單一能源車型的全新體驗。
這次亮相不僅是展示技術成果,更代表三陽積極進入油電混合動力領域的戰略決心。從車架佈局、動力系統到能源策略,PE3 全面體現了三陽「定義都市代步工具」的品牌方向。
PE3 油電混合技術
PE3 採用了類似「e-Power 油電增程系統」的架構。
整體系統由三大核心組成:電動馬達、鋁離子電池組與Z.R.S.G. 燃油引擎組。在行駛時,車輛以電力驅動為主;當電量下降至一定水準,系統會自動啟動引擎發電,為電池補充能量,確保續航不中斷。
這種「電驅為主、油發為輔」的模式,能兼顧加速的平順性與長距離行駛能力。不同於傳統混合動力車,PE3 的引擎不直接驅動車輪,而是以發電機角色穩定供能,使整體能效大幅提升。
根據官方公布數據:
- 引擎採用 115c.c的ZRSG無刷啟動引擎。
- 發電機功率 3.5kW、效率達 85%。
- 驅動馬達輸出 4kW、扭力高達 18 牛頓米,極速可達 75km/h。
此架構讓 PE3 在同級輕型綠牌機車中,兼具油耗效率與動力表現,成為真正意義上的「油電速克達」。
鋁電池與中油快充
PE3 採用台灣中油開發的「軟碳鋁電池」,容量 1kWh 72V,純電模式下可行駛約 58 公里。
鋁電池相較鋰電池,具備三大優勢:
- 成本更低:減少貴金屬依賴,降低整體生產成本。
- 溫度適應性強:可在 -40°C 至 80°C 之間穩定運作。
- 環保與回收性佳:鋁電池材料循環性高,符合法規趨勢。
三陽與 中油 合作建立「能源補給站點」,整合快充系統,達到「六分鐘充電 0~80%」的效率,進一步縮短補能時間。
能源管理系統(EMS)則能智慧監控電池電量與引擎狀態,維持電量於 40~80% 的最佳效率區間。
動力性能
PE3 將傳統後輪輪轂馬達改為「小型化後置式電機」,並與齒輪箱、逆變器整合於傳統傳動箱中,使車廂空間更大、結構更緊湊。
透過電子節流閥改採 伺服馬達式設計,PE3 能動態調整引擎轉速,根據騎乘狀況優化油電轉換。這不僅提升動力輸出平順度,也讓騎士在低速行駛與加速超車時,體驗更自然的「線性電感覺」。
官方測試顯示:
- 一公升汽油可行駛 89~125 公里(依模式不同)。
- 滿油滿電狀態下,最大續航達 325 公里。
這意味著從市區通勤到短途旅遊,PE3 幾乎不再受限於充電站分布,真正消除了里程焦慮。
代步用純電遠距離用燃油
PE3 因為有一顆一度電池,所以出門58公里內都可以使用純電,回家再充電,這會非常的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