飛行無人機遙控股資訊,美國政府軍方率先禁用中國大疆,風向轉向台灣技術,相關服務產業將是大利多。

美國與中國在無人機領域的角力愈演愈烈,這場科技與國家安全的競賽不僅衝擊兩國,也給予其他國家,尤其是台灣,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,隨美國封殺中國無人機巨頭大疆(DJI),並積極推動去紅色供應鏈,中國則反擊管制無人機相關零件出口,這使得全球無人機市場的競爭格局進一步複雜化,這場大國競爭中的一個不容忽視的關鍵角色就是台灣,其產業鏈與科技實力正逐漸崛起,台灣的無人機產業將在此趨勢中擔當重要角色。

美中在無人機領域的激烈競爭,不僅是科技與國家安全的較量,也為全球供應鏈格局帶來了深刻的變革,台灣無疑站在了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,隨美國推動無人機供應鏈去中國化,台灣有望成為亞太地區無人機供應鏈的核心,更有機會通過技術提升與產業合作,擴大其在全球無人機市場中的影響力,未來幾年台灣的無人機產業能否抓住這一機遇,將決定在全球科技競賽中的地位。


美中無人機市場

早在2017年,美國軍方便開始對中國無人機產品,尤其是大疆無人機,提出資安問題的疑慮,並要求停用所有大疆產品,美國政府更在2020年將大疆列入實體清單,意圖切斷其獲取美國零件與技術的渠道,一連串制裁措施,表明美國對中國無人機企業的強烈不信任,且在2023年達到新高峰,當年6月,美國眾議院通過《國防授權法案》,試圖進一步禁止大疆在美國的銷售,而這一法案最終遭到美國公共安全機構的反對,被迫刪除相關條款,表明大疆在商業與公共安全領域的影響力依然無法忽視。

與此同時,美國正在積極擺脫對中國無人機供應的依賴,推動國內無人機的「去紅」生產,通過「複製者」與「複製者二」等計劃,美國希望能夠大規模生產無人機,並且與台灣等地區合作,以建立可靠的無人機供應鏈。對此,中國迅速做出反應,於2022年7月宣布對部分消費性無人機及其零件實施出口管制,並在2023年7月擴大管制範圍至高精度測量設備。中國的目標十分明確,即通過限制無人機技術的出口,來保護其國家利益與技術優勢。

台灣的機會同時也是挑戰

在美中無人機競爭加劇的背景下,台灣無疑成為了潛在的受益者,過去台灣在全球無人機市場上所佔份額有限,然而,美國與中國對無人機的出口管制與技術競賽,卻為台灣帶來了市場擴張的機會,台灣的無人機產業目前正在快速崛起,並在美國的幫助下,有望進一步發展成為亞太地區的無人機供應鏈中心。

經濟部在2023年9月宣布成立「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」,由漢翔等多家台灣無人機相關企業共同組成,旨在統合無人機產業的發展力量。該聯盟目標是在2028年前實現10倍的產值增長,並成為亞太地區無人機的主要供應鏈中心。台灣廠商如漢翔、雷虎科技、中光電智能機器人等企業,均在無人機研發與製造領域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,具備專業系統整合能力和本土研發實力,有望在未來無人機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。

台灣政府也在政策上大力支持無人機產業的發展,不僅在嘉義、民雄等地區打造無人機創新研發與測試基地,還透過與美國、歐洲、日本等地的產業合作,尋求更多技術轉移與市場機會。此外,政府還鼓勵國內無人機企業提案申請關鍵技術開發,力求在短期內填補技術缺口,提升自主技術能力。

台灣無人機國家隊的崛起

台灣無人機產業的崛起,並非偶然,在俄烏戰爭的啟示下,台灣深刻意識到無人機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性,尤其是面對中國軍事威脅,無人機已成為台灣國防戰略中的一環,台灣國防部在2023年8月公布的「軍用商規」無人機採購案中,首次允許民間企業參與軍用無人機的生產,標案總值達70億新台幣(約2.13億美元),未來三到四年內,將有超過3000架民用與軍用規格的無人機投入台灣軍隊服役,這一舉措不僅解決了台灣無人機產業生產能力的短板,也讓更多民營企業有機會參與國防工業,促進無人機技術的在地化發展。

例如,長榮航太、中光電智能機器人等公司在此標案中表現亮眼,展現了台灣企業在無人機研發與製造領域的實力,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得標了國防部的「微型無人機」與「監偵型無人機」兩大項目,總共生產超過3000架無人機,充分展示了其在無人機自主研發與製造方面的實力。

台灣無人機國家隊的崛起,也得益於國內企業間的協作,漢翔作為無人機產業的領軍企業,長期專注於軍用與民用飛機的研發,具備強大的系統整合能力,其他如雷虎科技、中光電智能機器人等企業,則在各自領域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,共同推動台灣無人機產業的發展。

來源:
【無人機台美結盟3】爭霸無人機中美過招多次 台廠:一定是大利多
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
台美「無人機結盟」 台廠供應鏈一次看 | ETtoday財經雲 | ETtoday新聞雲
台美無人機合作 漢翔扮演關鍵角色|新聞|豐雲學堂
台灣軍方向民營公司開放生產「軍用商規」無人機 背後六大重點一次看 - BBC News 中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