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稅季即將到來!你是否也在煩惱該如何申報所得稅、計算稅率、節省稅負?從所得稅級距2025、綜合所得稅申報,到各類扣除額與免稅額,今年的所得稅有哪些最新規定與變動?本篇懶人包一次整理2025年所得稅申報時間、所得稅試算方式、申報技巧與扶養親屬條件,讓你快速掌握關鍵重點,避免錯過重要資訊!
一、2025年所得稅免繳與免申報門檻
你是否符合「免繳稅」或「免申報」條件?關鍵在這兩項:
- 免申報門檻公式
免稅額(9.7萬)+標準扣除額(13.1萬)=22.8萬元(單身) - 免繳稅門檻公式
免申報門檻 22.8 萬 + 薪資所得扣除額 21.8 萬 = 44.6 萬元
✅ 2025免稅門檻對照表:
身分別 | 所得在此金額以下免繳稅 |
---|---|
單身租屋族 | 62.6 萬元 |
單身未租屋 | 44.6 萬元 |
雙薪家庭 | 89.2 萬元 |
四口之家(兩幼兒) | 146.1 萬元 |
💡即使符合免繳標準,財政部仍建議上網申報,以爭取退稅機會。
二、免稅額度與扣除額全面調升
項目 | 2025金額 |
---|---|
一般免稅額 | 每人 9.7 萬元 |
70歲以上長者免稅額 | 每人 14.55 萬元 |
標準扣除額 | 單身 13.1 萬、夫妻合併 26.2 萬元 |
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| 每人 21.8 萬元 |
身心障礙扣除額 | 每人 21.8 萬元 |
房租支出扣除額 | 每戶調高至 18 萬元,新增排富條款 |
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| 第1胎15萬,第2胎起每人22.5萬,年齡上限擴至6歲 |
基本生活費 | 每人調高至 21 萬元 |
三、2025所得稅級距與稅率
2025年維持五級稅率,但課稅級距全面調升:
累進稅率 | 淨所得範圍 |
---|---|
5% | 0 ~ 59 萬元 |
12% | 59萬1元 ~ 133 萬元 |
20% | 133萬1元 ~ 266 萬元 |
30% | 266萬1元 ~ 498 萬元 |
40% | 498萬1元以上 |
📌 計算公式:
綜合所得總額-免稅額-扣除額-特別扣除額-基本生活費差額 = 應納稅所得額
四、2025所得稅申報時間與方式
📅 報稅期限延長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!
方式 | 說明 |
---|---|
💻 電腦報稅 | 使用自然人憑證、健保卡、手機認證等登入報稅系統 |
📱 手機報稅 | 5步驟操作,適合稅額較小族群 |
🏢 臨櫃報稅 | 攜身分證與所得資料至國稅局報稅 |
🏪 超商報稅 | 稅額3萬以內者可至指定超商報稅繳稅 |
五、扶養親屬申報條件整理
扶養對象 | 可否列報條件 |
---|---|
直系長輩 | 滿60歲可直接列報;未滿60歲需無謀生能力 |
子女 | 未滿18歲可直接列報;滿18歲需在學、身障或無謀生能力 |
兄弟姊妹 | 同上 |
其他親屬 | 須與納稅人同住、互負扶養義務、具長期照顧關係 |
⚠️ 被扶養人若有所得,也須併入綜所稅總額計算!
六、合法節稅小撇步
- 勞退自提最多6%,降低應稅所得。
- 聰明選擇合併或分開申報,試算比較稅負輕重。
- 善用列舉扣除額(保險費、醫療費、房租、捐贈等),若高於標準扣除額,即可降低稅負。
- 有房租支出或育兒費用者,記得申報特別扣除額。
- 不要忘記填報保險、股利、醫療、購屋借款利息等資料。
七、手機報稅簡易教學(5步驟)
- 🔐 驗證身分:手機號碼、戶號+查詢碼或自然人憑證
- 📝 填寫資料:確認基本與扶養資料
- 💰 稅額試算:查閱所得與可扣除額
- 📤 繳/退稅:信用卡、行動支付、ATM、帳戶等多元方式
- 📄 完成申報:下載報稅收執聯,完成儲存
八、常見報稅Q&A
- ❓ 沒報稅會怎樣?
會被追繳稅款、加徵滯納金,甚至強制執行。 - 💳 可以刷卡繳稅嗎?
可以,並建議查詢是否有信用卡回饋或分期優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