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綜所稅報繳延長至6月底:政策背景、報繳流程、節稅建議與常見問答

報稅新制上路!綜所稅申報與繳納期限延至6月30日,納稅人迎來喘息空間

今年報稅季迎來重大變革:財政部首次宣布將綜合所得稅的申報與繳納期限,自原本的5月31日延長至6月30日。此舉是因應國際經濟波動,政府希望藉由延後時程,減輕民眾在資金上的壓力,展現政策上的彈性與體貼。

這項前所未見的延長措施,對納稅人究竟有何影響?本篇文章將為您一一解析政策背後的考量與背景,詳細說明新的報稅時程、退稅作業流程,以及延長期限對節稅規劃的實際意義。此外,我們也彙整常見的報稅錯誤類型與避免方式,搭配財政部的最新規定提供法律依據。

最後,我們特別設計常見問答環節,針對民眾對新措施的常見疑問提供清楚解答。希望透過中立、淺白且實用的內容,協助您掌握延長後的報稅新節奏,不僅準時申報,更能聰明節稅。

稅務政策背景解析:綜所稅制度與展延機制

綜合所得稅,是臺灣針對個人全年各類所得所進行的年度結算課稅制度。依據現行規定,納稅義務人必須於每年5月1日至5月31日期間,完成前一年度的申報與繳納。例如112年度(2023年)的所得稅,依法應於113年(2024年)5月底前完成報繳;若遇上5月31日為例假日,則自動順延至下一個上班日。這樣的報稅節奏,對多數民眾而言早已相當熟悉。

然而,法律也預留彈性空間,當遇到特殊情況時,政府得以調整申報時程。根據《稅捐稽徵法》第10條規定,若因天災、重大事故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,導致納稅人在法定期限內無法如期申報,稅務機關得視實際狀況公告延長期限。過去也曾有相關先例,例如2021年COVID-19疫情嚴峻期間,財政部即援引此法條,將109年度綜所稅的申報截止日,自原訂的110年5月31日順延至6月30日,作為對民眾生活衝擊的因應措施。

今年(2025年)之所以再度啟動申報展延,是因為全球經濟局勢出現劇烈變動。美國推出「對等關稅」政策,掀起國際貿易震盪,臺灣經濟亦受到不小影響。面對這樣的不確定性,財政部主動宣布延長申報與繳納期限,展現政策靈活性與對民眾財務壓力的理解,讓稅務制度在堅守法制下,也具備溫度。

接下來,我們將深入剖析此次綜所稅延長政策的重點內容,並說明納稅人應如何因應,以確保順利完成申報程序。

延長政策三大重點!報稅期限直延至6月底、退稅不變、繳稅更彈性

財政部於4月17日正式公告,113年度(申報112年度所得)綜合所得稅與營利事業所得稅(營所稅)結算申報與繳納期限,統一延長至114年6月30日。也就是說,原訂自5月1日至5月31日的報稅期間,如今整整往後順延30天,全臺約680萬戶納稅義務人將因此受惠。

這項政策的目的在於因應近期國際貿易局勢變動,尤其美國推動的「對等關稅」政策引發全球經濟不確定性,臺灣企業與家庭資金調度壓力驟增。政府因此將此情況視為類似天災的「特殊情境」,援引《稅捐稽徵法》第10條進行統一性展延,盼透過延長期限,緩解報稅壓力、穩定財經信心。

三大關鍵措施一次看懂:

  1. 申報繳納期限延長一個月:
    無論是綜所稅或營所稅,結算申報與繳納期限皆自動延長至**6月30日(星期一)**止,納稅人無須提出個別申請即可適用。只要在此日期前完成報稅與繳稅,即視為「如期」辦理,不會產生罰息或滯納金。
  2. 退稅時程維持不變:
    雖然整體報稅期限延後一個月,但財政部強調,原訂的退稅作業流程不受影響。也就是說,越早完成申報,越早進入退稅處理流程,民眾仍有機會在七月上旬開始陸續收到退稅款項。
  3. 繳稅方式更彈性:
    若民眾或企業在報稅後面臨繳稅困難,財政部亦提供「免利息的延期或分期繳稅方案」,詳情將於下一節說明。這項措施針對資金短缺者提供更多緩衝時間,減輕經濟壓力。

一般適用,免申請,逾期仍有風險

需要特別提醒的是,這項報稅展延政策屬於「普遍適用」,即所有依法須申報112年度綜所稅與營所稅者皆自動享有延長權益。但若在6月30日後仍未完成申報,將被視為「逾期申報」,依規定須辦理補報,並可能面臨相關罰則與滯納利息。

總結來說,政府此次報稅延長政策的三大重點是:「報稅時間變長、退稅不延後、繳稅方式更彈性」。從制度層面提供民眾更大空間因應變局,期盼為當前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注入一劑強心針。

延長後報稅流程總整理:新時程表、申報方式、退稅進度與繳稅彈性一次看懂

隨著報稅期限展延至6月30日,民眾在整體申報流程與時間安排上也需重新調整節奏。以下整理出延長後的重要時程表與關鍵流程解說,讓您報稅不慌張、退稅更順利!

報稅重要時程一覽表

作業項目延長後期間或截止日
綜所稅、營所稅申報及繳納114年5月1日~6月30日
所得與扣除額資料查詢114年4月28日~6月30日
綜所稅附證明文件繳交(網路報稅)114年7月10日前
營所稅附件繳交(郵寄/上傳)郵寄:7月31日前 / 上傳:7月30日前
第一批退稅款撥付114年7月31日
第二批退稅114年10月31日
第三批退稅115年1月20日前

報稅流程與提醒

✅ 所得資料查詢(4月28日起開放)

民眾可透過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站下載所得與扣除額資料,包括薪資、利息、健保費、捐款等。查詢時間延長至6月30日,建議提早核對,若發現資料遺漏,可儘早向扣繳單位補發,避免申報錯誤。

✅ 報稅申報與繳稅(5月1日~6月30日)

申報方式多元,包括:

  • 網路報稅(電腦、手機APP)
  • 自然人憑證/健保卡 + 讀卡機
  • 臨櫃、郵寄紙本申報

申報截止時間為6月30日晚上23:59,請勿拖到最後一天,避免網路壅塞或臨櫃人潮排隊。

繳稅方式包含:

  • 線上刷卡、晶片金融卡
  • 銀行ATM、網銀轉帳
  • 便利商店條碼(限額內)
  • 金融機構櫃檯繳納

✅ 附件與證明文件繳交

  • 綜所稅網路申報如需附加證明(如醫療費、捐款收據),須於7月10日前寄送或上傳
  • 營所稅附件(如簽證報告)可郵寄至7月31日前或上傳至7月30日前完成。
  • 建議優先使用「報稅附件上傳系統」,節省時間又環保。

退稅進度不延後,快者7月底入帳!

即使申報展延,退稅撥付時程維持原定計畫。具體安排如下:

  • 第一批退稅(7月31日):
    適用對象為:
    • 使用網路報稅且於6月30日前完成者
    • 在5月12日前回覆稅額試算書者
  • 第二批退稅(10月31日):
    對象為5月13日後才完成紙本回覆或人工查對者。
  • 第三批退稅(115年1月20日前):
    包括逾期申報或經更正後符合退稅資格的案件。

想早點拿到退稅?建議使用網路報稅並設定帳戶匯款,同時於6月30日前完成申報,優先進入第一批退稅名單。


繳稅困難?可申請「免息延期或分期」

如果您如期完成申報卻因財務壓力無法一次繳清,財政部提供以下彈性措施:

  • 根據《稅捐稽徵法》第26條,可申請最長延期1年或分36期(3年)繳納稅款
  • 期間內免加計利息
  • 適用對象包括:
    • 因美國關稅政策影響收入者
    • 減薪、離職者
    • 中小企業、經濟困難家庭

請向戶籍地或營業地國稅局提出申請,備妥證明文件如離職單、薪資異動通知等,以利快速審核。政府也強調將以「從速、從寬、從簡」原則辦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