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俠盜獵車手》(Grand Theft Auto, GTA)系列不只是暢銷,它基本上定義了「開放世界犯罪模擬」的規格:龐大地圖、嘲諷現實的劇情、與每一代都更精細的系統。如今全世界玩家的目光集中在《GTA6》。Rockstar 已正式將發售日從原先的 2025 年延後到 2026 年 5 月 26 日,並鎖定次世代主機首發;這代表開發團隊把「品質」擺到最前面,同時也讓等待顯得更漫長。本文會一次釐清你最在意的四件事:什麼時候出、哪裡玩、地圖長什麼樣、可能賣多少;並補上 PC 版的機會、技術預測與 Rockstar/Take-Two 的未來策略。
官方公告重點
Rockstar 在 2025 年 5 月 2 日於官網與社群同步宣布:《GTA6》改為 2026 年 5 月 26 日上市,並為延後致歉。官方頁面目前也清楚標示「Coming May 26, 2026」與發售平台(PS5/Xbox Series X|S)。這是目前唯一能視為「錘定」的時間與平台資訊。
玩家社群的即時反應
延後消息一出,Reddit、X 等社群湧入兩類主流聲音:
- 失望但理解派:認同 Rockstar 的「打磨到極致」傳統,寧可晚一點也要完整。
- 焦慮反彈派:擔心再次跳票、或與 2026 年其他大作撞期。
你可以從多個討論串看到「先穩、再期待」的主基調。
對 Take-Two 的影響
延後雖然短期壓抑了 2025 年的財測,但 Take-Two 近期財報仍上調年度訂單指引,並維持 2026/05/26 檔期不變;執行長 Strauss Zelnick 同時強調「傲慢是持續成功的敵人——我們一直『回頭看、帶著敬畏前進(running scared)』」,暗示公司在大環境不確定下,會更謹慎規劃產品與上市節奏。
《GTA6》已知細節與預告片分析(800–1000 字)
地圖與場景:回到 Vice City,但不只一座城
官方文案已點名本作舞台為虛構州「Leonida」,其核心城市即 Vice City(影射邁阿密),並且是「系列史上最大、最沉浸」的進化。除了市區,你會看見濕地、群島、港城到國家公園等多樣地貌。Rockstar 與官方網站、預告與宣傳素材曾多次露出下列名稱,外媒彙整也一致提到:Leonida Keys、Grassrivers、Port Gellhorn、Ambrosia、Mount Kalaga National Park 等區域。
規模與設計理念:從預告與網站截圖可見密度與多樣性並進:高速公路、內灣、水道、沙灘與跨海橋樑交織;這種「州級」尺度意味載具、交通與生態都會升級(如空拍、越野與水域活動)。
地標解讀:你會認出許多向現實致敬的符號:海灘霓虹街廓、體育館、離岸濕地與島鏈觀光圈等——它們多半對應佛州地理影像,是 Rockstar 一貫的「寫實×諷刺」拼貼。
角色與劇情:雙主角回歸
官方與預告確認了雙主角設計,其中 Lucia 已成為話題中心,另一位男性夥伴(多方報導稱 Jason)與她呈現 「邦妮與克萊德」式拍檔。敘事主題圍繞幫派、追捕與社交媒體奇觀,與佛州文化拼貼相呼應。
預告片中的玩法信號
從兩支預告與網站字詞,可讀出若干系統傾向:更強的潛行/群眾 AI、駕駛物理、通緝/媒體熱度迴路、以及回歸的武器圓盤等。這些仍以氛圍提示為主,具體機制需待正式遊玩展示。
Rockstar 一向採主機先發、PC 隨後的策略(如《GTA5》《RDR2》)。目前官方僅確認 PS5 / Xbox Series X|S,尚未宣布 PC 版;這點在《GTA6》官網仍是最新狀態。
多家媒體彙整的「到目前為止我們所知」文章亦重申:PC 版未定。考量 Rockstar 往例與 PC 市場規模,PC 版極可能存在,但時間點待定。這屬合理推測、非官方承諾。
可能的硬體與技術走向(預估)
畫面技術:在次世代主機上,期望看到更穩定的動態解析度、路徑/光線追蹤選項與升級過的群眾/車流模擬。
幀率:外界對「主機版是否 60fps」看法分歧;前 Rockstar 動畫師 Mike York 曾就性能與節奏分享個人觀點,但他並不代表官方,因此應視為個人解讀。
PC 規格:以當前 2025 年中高端顯卡普及度與 Rockstar 往例推估,建議級別可能落在 8 核心 CPU、16–32GB 記憶體、具備光追加速與充足 VRAM 的 GPU;但最終需求以官方公佈為準。(此段為技術推估,非官方資訊)
你會花多少買《GTA6》?
定價現況:Rockstar 尚未公佈《GTA6》建議售價。Take-Two 對媒體表示,價格會「在適當時機由 Rockstar 宣布」,公司長期採「彈性定價」,核心原則是**「交付超過所收費的價值」。市面上流傳 $80、甚至 $100 的揣測,但目前都只是分析預測。
為何大家在意價格? Zelnick 也談到產業成熟、玩家對品質期望升高;在經濟壓力下,消費會更精準、更挑剔,因此出版社必須用品質與內容厚度來說服玩家。這也是他反覆強調「不要自滿」的背景。
參考:
GTA 6: Everything we know so far | GamesRadar+
官網: